湘潭大学

中文版 | 英文版

彝心宜意,非遗非疑——走进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23-08-15浏览次数:

为了解和研究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的历史意义,8月15日,湘潭大学十八大禁用黄αpp入口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暑假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前往西昌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旨在调研凉山社会面貌变化、风俗习惯,进一步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民族博物馆,也是当今世界唯一反映奴隶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于1985年8月4日建成开放。其位于泸山风景区中部,是一座具有彝族古典风格的建筑,背依青山,面临邛海。广场上的大型雕塑命名为“凉山之鹰”。实践团成员前往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参观和学习,了解凉山彝族的发展与进步,切身体会文化交流、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C385

(图为彝文典籍)

实践团成员以小组的形式,实地参观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通过一本本典籍,一幅幅图片,一行行文字,学习到许多关于彝族的文化和历史。除了之前对之前所了解到的彝族服饰,银饰,漆器,饮食文化有所补充之外,实践团成员还深入了解一种彝族特有文化--毕摩文化。讲解员告诉实践团成员,彝族是一个有着多种崇拜的民族,归纳起来有祖灵崇拜、自然崇拜、家神崇拜3大类。在彝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三观,即三界观(天界、地界、地下界)、万物有灵观、万物雌雄观。基于彝族根深蒂固的认识和观念,构成了彝族人民的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毕摩文化。“毕摩”是指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人,其既是彝族民间宗教活动的主持者和组织者,又是彝族宗教和信仰的代表人物。从毕摩文化中可以了解到,在以往的彝族人民中有着男尊女卑的传统,借助博物馆所展列出的一些案例可以看出,如果男女犯同等罪,其受到的处罚却并不相同,讲解员强调,这样的情况十分普遍,在彝族奴隶社会中等级划分非常严格,不能僭越。

实践团成员还了解到,彝族是从奴隶社会直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并没有经历封建社会。

101C9

(图为神明裁决说明)

湘潭大学十八大禁用黄αpp入口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暑假实践团在此次实践中,直观地了解到了凉山彝族的发展与进步以及一个民族从奴隶社会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艰辛。广大青年学生要尊重各民族文化,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通讯员:冀志宏、刘珊珊、任冰蝉

关闭

阅读关注最新发布